?
个人简介
上榜时间:2017-02

个人简介

  王洪清,男,汉族,党员,1949年12月出生,当阳市庙前镇沙坝河社区居民。出于对党的宣传工作的热爱,王洪清一直无偿从事业余新闻通讯报道工作,被誉为当阳市庙前山里的“土记者”。自1995年以来,王洪清自发收集瓦仓起义革命历史。他亲手拍摄、自费印制的《瓦仓起义在庙前》影集20多部,曾受到宜昌市委政法委、宜昌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等领导的高度评价,为当阳市的红色宣传尽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2016年王洪清被评为“当阳市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荣获“宜昌楷模”称号。

义务收集史料20多年 自费出版影集20多本

   一辆摩托车,一台照相机,这是宜昌当阳市庙前镇居民王洪清的“标配”,因热爱新闻宣传工作,1995年,被庙前镇聘用为业余新闻报道通讯员。20多年,他走遍庙前的山山岭岭,共发表新闻稿件1万多件。如今68岁的王洪清,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讲师,向青少年宣讲瓦仓起义的革命精神。2017年2月他荣获“宜昌楷模”光荣称号。

  义务收集瓦仓起义资料

  王洪清自己经营着一家照相馆,1995年的清明节,王洪清如往常一样,来到大栗树,给瓦仓起义牺牲的烈士扫墓。虽然当地居民时常为瓦仓起义烈士扫墓,但墓地还是被滋生的杂草掩盖。王洪清当时想:烈士们为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但瓦仓起义的史料却保存不多,一定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革命历史,让革命精神传递下去。

  于是王洪清带上照相机,骑上自行车,在一个个村庄间游走,寻访当年参加瓦仓起义的老人,了解当时的情况。为了掌握更多的资料,王洪清先后走访茅坪镇、横店村、老观村等40多个村镇,民间老人100多人次,共收集10余万字的文字资料。王洪清还自掏腰包,花费6000多元,印制出版《瓦仓起义在庙前》影集20多本,影集收录了瓦仓起义的遗址、幸存者和烈士墓地、群众扫墓等相关资料。

  义务当瓦仓起义宣讲员

  《瓦仓起义在庙前》影集的出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宜昌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邹志坚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为瓦仓起义资料的收集工作做了历史性的贡献,对下一代的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地政府也于2004年,集资筹建瓦仓起义革命烈士陵园,2005年建成开园。庙前村还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将王洪清的《瓦仓起义在庙前》影集,作为资料展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也把该影集作为教育教材,并且请王洪清担任讲师,为广大青少年宣讲瓦仓起义的光荣历史。

  从1995年起,王洪清多次受邀到当地的学校宣讲瓦仓起义烈士的事迹。据不完全统计,王洪清在20多所学校,对1万多名学生做过义务宣讲。

  关爱帮扶弱势群体

  王洪清在工作之余,不忘关爱帮扶弱势群体。1996年,他在石马槽村做户口调查时获悉,一个名叫王登寿的残疾人,因事故脊椎被压断,导致下半身瘫痪,42岁的他靠爬行奉养80岁的母亲。于是王洪清将王登寿的情况拍成新闻图片,刊发在报纸上。然后王洪清又与多家部门联系,将王登寿纳入五保户,解决他和母亲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

  因为王登寿住在人烟稀少的山上,年迈的母亲也行动不方便,王洪清每月都会步行一小时,带着生活用品去看望他们。2000年,王登寿的母亲去世,王洪清再次奔走,最终将这个无依无靠的残疾人送到了当地福利院养老。

  据了解,从1995年至今,王洪清先后帮助过50多人,助他们走出困境。2016年王洪清被评为“当阳市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荣获“宜昌楷模”称号。

评论

用党员本色诠释时代之美

  王洪清义务收集瓦仓起义资料,向青少年宣讲瓦仓起义烈士的事迹,使更多的人了解这段革命历史,让革命精神传递下去。作为一名党员,在工作之余,他不忘关爱帮扶弱势群体,20多年来先后帮助过50多人,助他们走出困境。他不忘初心,无私奉献,践行了一名好党员的标准,用党员本色筑起了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在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时刻,我们应向王洪清学习,做到无私、高尚、担当,牢记宗旨,把为人民服务当成最快乐的事情,为人生打上最坚实的底色,为这个时代传递最美风尚,用党员本色诠释了时代之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