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
《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执行主编王作栋接受记者采访
荆楚网消息(记者张世鑫 周鹏)2010年,为保护和抢救宜昌特色民俗文化,宜昌市文联、市民协联合300多名专家学者,历史5年完成《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
2015年12月2日,该卷在浙江海宁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上斩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从1500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湖北省唯一获奖作品。
源起:抢救巴楚文化 留住民俗之根
民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从清江流域的巴人遗迹、沮漳河流域的楚文化,到唐宋元明清的墓葬、石刻。巴楚文化在宜昌的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庆、文艺、游艺民俗。
随着时间流逝,地域民间民俗文化逐渐消失,民间老艺人逐年减少,很多年轻人对民俗文化了解不够,文化断层非常明显。这种现象被《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执行主编王作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多年前,我带领几批高校民俗学、社会学的博士生到宜都青林寺、夷陵区下堡坪和长阳都镇湾进行社会调查,发现有许多人看不懂那里的生产生活用品和民俗文化。”王作栋说,“加强抢保、传承民间民俗文化,强化民间文化记忆已迫在眉睫。”
2010年7月,在宜昌市文联和宜昌市民协的促进下,民俗志编纂工作全市动员大会启动,为了更好的促进编纂工作,全市共组织民间专家学者、文艺骨干近300人组成专班。
幕后:走遍宜昌13县 幕后英雄令人叹服
每个县卷分为“物质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民俗人物” 等四卷,详尽地对宜昌市境内各民族、各地区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民俗文化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归类记叙。
编纂工作不仅涉及到宜昌各个县市区,更涉及到各行各业,编委会共组织了110人的采编队伍,采取分线分片分头行动,跑遍宜昌13个县市区,深入偏远山村,开展田野调查,获得一手资料。
资料采集过程虽然困难重重、过程异常艰辛,但仍然获得很多老同志的帮助。在编纂宜都林业民俗资料时,76岁的张君祖老人,在身体有病的情况下,冒着酷暑炎热,亲自下乡到基层调查,历时6个多月,为留存民俗文化做出贡献,他说:“以我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来看,这些可能是我为林业工作和地方文化建设做出的最后一点工作了”。
而在13卷《民俗志》中评委名单中,唯一一个加黑框的刘思华,不仅是评委中审读量最多的评委之一,也是唯一没有看到“山花奖”颁奖时刻的评委。2013年12月31日,刘思华突发心肌梗塞,匆匆离开人世。
成果:五年血汗铸史书 研得浓墨扑鼻香
《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共历时100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在2014年10月完稿付印,全套共13卷、680万字、1400余张图片,重达30斤。
“我们在动员之初就提出的明确目标就是要夺得‘山花奖’。”王作栋说,面对百年文化工程,宜昌坚持质量第一,争当全国领先,将《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列入全市文艺精品进行打造,在编纂过程中,不厌其烦,精益求精,步步实践定位目标。
13部县卷本,每本志书修改校对均不下5遍,最多的达到10遍之多,有的编撰者已经能背下大部分内容。编纂期间,组织编纂辅导、研讨、评审等活动80余次;三进北京汇报,聘请国家著名专家学者来宜昌指导编纂、参加评审工作,打造精品力作。
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总会长陶立璠称:《中国民俗志》丛书的编纂,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工程。《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对其他省市县卷本民俗志的编纂提供了宜昌模式,树立了书写典范,是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实施以来最显著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