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乡风润新村——许家冲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纪实之三

2018-06-29 06:46 来源:bet87365线路检测—三峡日报 责任编辑:刘振华

许家冲村民在洗衣池洗衣服。(记者 王昌明 摄)

  本网讯(记者 曹阳 王莹 通讯员 袁平)“移民村里不好管,扯皮拉筋无人干。”20年前的许家冲,环境问题突出,基层矛盾不断,邻里矛盾迭起,是远近闻名的“扯皮村”“上访村”。

  20年后的许家冲,变得处处不一样。

  村庄变净变美——随便一个镜头就是一幅清秀宜人的田园山水画;人心思齐思正——干部招之即到群众一呼百应;思想向上向好——路遇垃圾有人捡,游客询问热心答……

  放眼如今许家冲,党群干群关系融洽,移民邻里相处和谐,生活在集体中的1400名村民,正在用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勾勒出一幅山绿民富、乡风文明的美丽画卷。

  不一样的新风

  党员带头移风易俗“除陋习”

  8台军鼓齐奏,音乐气势磅礴——村民望运喜帮儿子筹备的婚宴办得很热闹。他掰着指头算了算:没买鞭炮礼花,用村活动中心办事儿,平均一桌酒席不到200元,图了喜庆又省事省钱,值!

  曾几何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攀比之风在许家冲盛行,甚至出现了一些村民借钱也要把事办“风光”的心理。随之而来的,是随礼者的怨声载道,办事者的苦不堪言。

  “人情风不刹住,村里的好日子就没法巩固。”村里要求党员率先带头不办、少办宴席,并在2016年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建立起420平方米的村民文体活动中心,除了开展文化活动,还用于集中操办红白喜事宴席。

  “过去村民办事儿,到处搭棚牵台,又乱又不体面。” 村支书望作战介绍,现在,村民家中有红白喜事需办宴席的,可统一向红白理事会申请使用活动中心场地,但仅限于儿女婚嫁、家人去世和70岁生日宴三类。同时,限定红事每桌不超过200元,白事不超过150元标准。

  “一场宴席下来,可以为村民节省2万元。”望作战说。积弊不是说除就除。面对部分质疑声,村里组织德高望重的退休老党员成立“道德理事会”,给村民当“说客”、做调解。一组谢大宗70岁生日宴计划大操大办,道德理事会成员、老支书李文洪亲自上门做思想工作,一番劝解,老人转了观念,宴席办得简单又不失喜庆。

  2015年,村里一声号召,许家冲成了太平溪镇第一个禁鞭村。

  少了鞭炮喧闹,有老人觉得少了氛围,没了热闹味儿。怎么办?村民刘正良买来电子鞭,低碳环保效果好,大家见了纷纷效仿。到了年关,村里组织龙狮队舞起来,大鼓敲起来,灯笼挂起来——村民望秀平说,这种形式年味十足,搞得好!

  “移风易俗我先行,大操大办带头禁。”如今,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已成为许家冲村民的共识。

  不一样的生活

  文化为魂丰富精神“换活法”

  盛夏清晨,6点的天空已经大亮。70岁的刘兴万扒完碗里最后一口面条就直奔村前。

  “趁早占个好位置。”赶到门球场,几个熟悉的身影已经开始趁凉挥杆。

  过去,“无所事事”是刘兴万和大多数村民的生活常态。移民后,失去生产资料的他们白天含饴弄孙家长里短,晚上打牌小赌看看电视,日子实在枯燥无趣。

  人一闲,麻烦多。刘兴万回忆,村里隔三差五总有个把扯闲皮、闹矛盾的,不是聚众赌博喝酒闹事,就是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

  不知什么时候起,这样的状况在一点一滴中改变。村民发现,村里修了小广场,腾出活动室,建起门球场,可以参与的活动和项目越来越多了。

  在村党支部引导下,地花鼓、舞龙舞狮、门球、猜灯谜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流行起来,花鼓队、龙狮队、门球队组建起来。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

  有村民不符合国家政策条件,却成天找村里要低保。村民自编自导情景剧,在节庆活动里唱给大家听:“儿子姑娘一大摞,一到过年找干部,如果你们不解决,就到上级找政府。”镇村演出多场后,这样的事情竟再也没有发生过。

  过去喊破嗓子没人理,现在一声呼唤众人应,有了文化这根纽带,村民的心被连得更紧。为了助力太平溪镇竞选夷陵区2018年“乡约夷陵”乡村游启动仪式举办地,许家冲村的舞龙舞狮队年没过完就开始排练,在竞选中一举拿下第一名。

  不一样的理念

  绿色发展打开生活“新方式”

  在许家冲,一个李子木制成的棒槌是家家户户生活“标配”。

  不管严冬盛夏,刮风下雨,位于村广场西侧的便民洗衣池,总不时流水潺潺,棒槌咚咚。

  习惯了在长江边槌洗衣物的尤大秀老人非常喜欢这种洗涤方式:“锻炼身体,还能和姐妹们拉拉家常,关键是山泉水不要钱,洗得干净还环保。”

  对这个村里利用率最高的公共设施,每个许家冲人都能说出其背后的故事。

  公共洗衣池修建之初,村里曾就池子修在哪,怎么修,修多大等,广泛听取村民意见。最终呈现的洗衣池,不仅最大程度尊重和保留了村民的洗涤习惯,还采纳大家建议,安装了路灯和遮阳棚,方便大伙一年四季使用。

  距离洗衣池100米开外的污水处理厂,自建成之初就以地标方式时刻提醒村民:许家冲地处坝头库首,保护长江义不容辞。

  “过去我们洗衣服,水是江里来江里去,垃圾也是随手往长江一倒,没得环保卫生观念。”尤大秀说:“这几年生活变好,村子里外整洁,我们也不好意思再给环境添乱子了。”

  围绕绿色发展总基调,近几年,许家冲村治水修塘,植树筑路,民宅也换了白墙灰瓦的“新衣”——移民村的精气神,在一点一滴的改变中变得越来越抖擞昂扬。

  村干部朱崇军,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扫村公共厕所。精心管理下,厕所常年干净整洁,没有异味,他因此被村民戏称朱“所长”。

  2016年,太平溪镇举办废旧电池回收比赛,村干部在广场上一号召,全村马上响应,收上去的废旧电池数全镇第一,也是从那时起,村民再也没有随地扔过废旧电池。

  不久前,村民刘保山在自家房前屋后用泡沫盒种蔬菜,十分有碍瞻观。有人上门劝阻,总会被刘老呛一鼻子灰。朱崇军也不和他急,他注意到刘老家门前水泥坎缺少台阶,上下不方便,于是主动承诺说想办法给他找一块材料。

  刘保山将信将疑。没想到不过三天,朱崇军便拖着一块石阶吭哧吭哧跑上门,三两下就安到位。以心换心之下,老人不但主动配合撤除了泡沫盒,还当起“监督员”,提醒周围邻居注意环境卫生。

  如今,许家冲棒槌声依旧,变的是江水澄澈,村容洁净,人心思齐。

  95%的村民把旱厕换成冲水马桶、垃圾分类处理集中填埋、村民自觉选用无磷洗涤品……环保、绿色、生态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这个村庄,也让村民赖以生存的长江水,变得更加靓丽洁净。

  【编后语】

  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而是要求产业、生态、乡风、治理、生活“五位一体”“五子登科”。许家冲村在积极发展产业的同时,统筹做好生态宜居、以文化人等工作,换来了文明乡风拂面来。

  就当前农村而言,许家冲村的经验特别具有借鉴意义,如生态宜居,要求我们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着力改善水电路气,大力推进厕所革命,保护清新美丽的田园风光。再如乡风文明,要求我们力促农村文教卫等事业发展,尤其要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热点专题
无障碍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