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土家深山教学点的“覃妈妈”

2018-02-03 08:26 来源:bet87365线路检测—三峡日报 责任编辑:刘振华

为了迎接新年,“覃妈妈”和校长为所有的孩子们过生日,庆祝他们又长大了一岁。

宽敞的教室里为数不多的学生,“覃妈妈”认真地为孩子们上课。

“覃妈妈”在给二年级的学生们上语文课。

孩子们朗读课文,“覃妈妈”在旁边慈爱地看着……

每天,“覃妈妈”都会带孩子们跳课间操。

天冷的时候,“覃妈妈”会让小朋友到办公室的火炉边,围坐一圈,写字、聊天、画画……

给孩子们扎头发也是“覃妈妈”的日常工作。

  【人物档案】

  覃彩虹,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双古墓教学点教师。23年来,她默默坚守在土家深山,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从日常学习到饮食起居,给予慈母般无微不至的关爱,孩子们都亲切地喊她“覃妈妈”。

  【心语心愿】

  山里教学条件艰苦,生活单调,但自己觉得很幸福。因为每天能看到孩子们的笑脸。

  大寒的前一天,清晨6点从长阳县城出发,驱车近3个小时,来到锁凤湾渡口转轮渡,下了船,车子又在蜿蜒起伏的山间行驶一个多钟头,才抵达渔峡口镇东部最偏远的双古墓村。从晨光熹微到日上三竿,4个多小时的颠簸后,记者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彩虹老师——“覃妈妈”。

  这里是全县最远的教学点,距离县城200公里,隔山又隔水。乡亲们说,之前这条路要走上一天一夜。而在这里,覃彩虹坚守了23年。她说,“每天只要一走上讲台,一看到孩子们,就立刻忘记了所有的烦恼。”

  双古墓教学点的前身是双古墓小学。上世纪90年代,双古墓小学有近200名学生。近些年,打工潮陆续把孩子们带到了外面。“原来,附近有黄泥树、王家坪、红旗岩、各井、双龙等8所学校,现在只剩下双古墓这一个教学点,覆盖周边70多公里的8个村组。”

  “有了这个教学点,孩子们可以不用坐渡船、翻山、到镇上住读就能读书了。”覃彩虹说。

  这学期,教学点里共有15个孩子,采用复式班制教学,一、二年级学生6名,学前班孩子9名。“15个孩子中,有11个是留守儿童、5个来自单亲家庭,年龄最小的3岁半,最大的刚满9岁。”

  距离教学点最远的孩子田心怡、田燕妮,住在珍珠寨,要翻过两座山头,走近3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教学点。和他俩一样,教学点有10个孩子住校。“10天放大周回家一次,”6岁的胡子悦羞涩地说,“虽然爸妈不在身边,但是老师像妈妈……”

  上周二刚满4岁的覃羽竹是走读生。“每天早上5时30分起床,6时30分出门,7时30分前赶到学校,” 奶奶李玉莲说,“早上出门时天还黑着,晚上回到家,天又黑了……”

  山里孩子读书的艰辛,覃彩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对每一个孩子,她都视如己出,小手脏了给他们洗,衣服打湿了帮他们换,不肯吃饭就一口一口地喂,“刚开学时,娃娃们哭成一团,往校门外跑,喊着找妈妈,她只能一手抱一个,就一直抱着……”

  由于老师少,覃彩虹几乎每门课都要带,语文、数学、体育、音乐……时间排得满满的。这天下午,第一节是语文课,先给二年级讲课文《狐假虎威》,“转、让、搡、派、坑、趟、神……”让孩子们一个接一个把生字读会,然后做练习题。转身,再来给一年级的娃娃教拼音,“ai、ei、ui……”稚嫩清脆的童声在大山里回响。

  覃芯宁的妈妈向均丽说,“把孩子放在教学点很放心,覃老师不仅课教得好,还把孩子们都照顾得很‘过细’。”

  现在,孩子们都喊她“覃妈妈”。

  去年教师节,覃彩虹收到一条信息:“覃妈妈,您还记得我吗?我是您的学生田兵。您曾给过我一支笔,勉励我好好学习。我今年大学毕业了,在西安一家上市公司工作。因为您的鼓励,才有了我今天的成绩。谢谢您,祝您节日快乐!”

  在冬日的阳光下,念着这条信息,覃彩虹的眼眶湿润了,她说,“只要教学点里还有一个学生,我就会坚守下去。”(记者 梁剑 / 文 记者 付蓓蓓 /摄)

热点专题
无障碍浏览